近日,由上海建工機施集團牽頭,同濟設計、申通地鐵、普盛建設、陸家嘴集團、浙江一建六家單位聯合研發的《長距離鋼支撐兩端耦合伺服成套技術》成果鑒定會在御橋11A-06地塊B區基坑工程現場舉行。
以中國工程院院士葉可明、肖緒文、梁文灝為首的一批行業內專家對該項技術在工程應用中的效果進行實地考察和細致評估。
鑒定會上,同濟設計院院長賈堅、申通地鐵副總工王如路詳細介紹了課題研發全過程。御橋11A-06地塊B區基坑鋼支撐跨度達到45米,已于10月30日順利完成了基坑底板澆筑施工,據最新的基坑實測變形數據顯示,圍護結構深層水平位移累計變化量為14.1毫米,而且基坑開挖深度為10.5米,基坑變形率小于1.4 ‰,達到上海市一級基坑的指標。
專家們高度評價了長距離鋼支撐兩端耦合伺服成套技術在工程應用中的實際效果,肯定了該項目具有環境微擾動、裝配高效、綠色環保等優勢,特別是在環境保護要求嚴苛的軟土深基坑工程中,具有廣闊的市場應用前景。專家們一致認為,項目研究成果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軟土基坑支撐伺服系統微變形控制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目前,項目已申請專利7項目,擬發布上海市規范標準2部。
據機施集團副總工程師周蓉峰介紹,伺服鋼支撐結構是目前地鐵、管線等保護區施工中廣泛采用的一種解決方案,但傳統的伺服鋼支撐結構無法滿足20米以上長距離基坑的支護要求。因此,為進一步提高伺服鋼支撐系統的支護能力以及應用范圍,需要對大跨度基坑圍護結構和伺服鋼支撐系統進行整體優化設計,在保證基坑及周邊結構安全的基礎上,實現節約資源、提升工效、保護環境的綜合目標。
在基坑鋼支撐結構領域,機施集團有著深厚的技術積累,今年1月,已成功在徐匯萬科項目C區基坑項目進行長距離鋼支撐兩端耦合伺服成套技術的足尺試驗,鋼支撐跨度達到45米,收集分析了四種試驗工況位移數據,驗證了該成套技術的安全性和工程應用基礎。
為突破傳統鋼支撐伺服系統的運用限制,科研團隊通過科學嚴謹的驗算和足尺試驗,以成套技術的工程實施和推廣為目標,進行了大量的技術創新,研制出了一套能夠滿足50米及以上長距離基坑支護要求的組合式兩端同步伺服鋼管支撐系統,并在工程項目中成功應用。